
邮箱:syhjkj@senyuanhi.com
城乡环卫服务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,需从规划统筹、设施共建、机制创新、科技赋能、多元共治五个维度协同推进,形成城乡环境卫生“全域覆盖、标准统一、运营高效、长效管护”的新格局。以下是具体路径分析:
一、规划统筹:打破城乡二元壁垒,实现“一盘棋”布局
统一规划标准
将城乡环卫纳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,制定覆盖城乡的环卫专项规划,明确垃圾处理、污水处理、公厕建设等设施的布局标准。例如,山西高平市通过“一盘棋”统筹,将环卫服务延伸至神农、三甲等4个乡镇,覆盖521个自然村,实现城乡环卫规划“无缝对接”。
分类推进实施
根据经济发展水平、人口密度等因素,分阶段推进一体化。经济发达地区可一步到位,实现城乡环卫设施、服务标准统一;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采取“先试点、后推广”模式,逐步完善基础设施。例如,山东历城区通过梯次推进,将环卫保洁向镇区延伸,实现全域覆盖。
二、设施共建:构建城乡环卫基础设施网络
垃圾处理设施共享
建设区域性垃圾处理中心,实现“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县处理”的闭环体系。例如,江西定南县通过购买服务模式,引入专业公司负责全县镇村环卫清扫保洁,设立3000多个垃圾收集点和近8000个垃圾桶,机械化作业率达95.3%,彻底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题。
污水处理设施延伸
将城市污水处理管网向农村延伸,或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,解决农村污水直排问题。例如,贵州丹寨县通过“两清两改两治理”,消除农村面源污染,保护水源地和土壤质量。
公厕等公共设施升级
统一城乡公厕建设标准,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。例如,朝阳街道通过强化村居公厕运行管护,将保洁质量、设施维护等纳入考核,提升农村公厕服务水平。
三、机制创新:市场化运作与专业化管理结合
引入市场竞争机制
通过政府购买服务、特许经营等方式,引入专业环卫企业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。例如,山西高平市、江西定南县均通过公开招标,与专业环卫公司签订协议,实现“全方位覆盖、无缝隙对接、市场化运作、一体化管理”。
建立长效考核机制
制定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标准,明确政府、企业、居民三方责任,通过定期督查、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确保服务质量。例如,段泊岚镇建立“镇—社区—村庄”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,按照“四个不放过”原则(卫生死角不清理不放过、通报后不整改不放过等)强化考核,推动问题整改。
创新投融资模式
探索“政府主导+社会资本参与”的多元投入机制,通过PPP模式、专项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。例如,晋城市上马日处理300吨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,由企业负责实施,政府给予政策支持,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。
四、科技赋能:提升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
智能化监管平台
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搭建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平台,实现垃圾清运、设施运行、作业质量的实时监控。例如,龙口市建立环卫工作微信群,稽查队每日巡查并上传问题照片,形成“发现—整改—反馈”闭环管理。
机械化作业推广
在农村地区推广清扫车、吸尘车、冲洗车等机械化设备,降低人工劳动强度,提升作业效率。例如,江西洁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定南县投入多种作业车辆,机械化作业率高达95.3%,保障农村环境整洁。
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
推进城乡垃圾分类,建设资源化利用设施,实现垃圾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。例如,晋城市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采用全自动化机械分选技术,日处理能力300吨,固体废物减量率预期达30%。
五、多元共治:构建政府、企业、居民协同参与格局
政府主导,强化顶层设计
明确部门职责,统筹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。例如,高平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,将环卫一体化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密切结合,实行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、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。
企业参与,提升服务效能
鼓励环卫企业通过技术创新、管理优化降低成本,提高服务质量。例如,江西洁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通过“人员全盘接收”“工资待遇提升”等措施,激发保洁员积极性,推动镇村保洁工作保质保效。
居民自治,培育文明乡风
通过宣传教育、示范引领等方式,引导居民参与环卫管理,形成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”的良好氛围。例如,丹寨县摆泥村通过“党建+妇建+庭院美化”模式,评选“环境治理示范户”,激发村民参与热情。

总部地址:郑州经北五路56号 / 长葛市魏武路16号
邮箱:syhjkj@senyuanhi.com
电话: 0371-56806279 / 0374-6108599
邮编:4615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