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邮箱:syhjkj@senyuanhi.com
城乡环卫服务成为乡村振兴重点,主要因其是生态宜居的核心支撑、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、社会治理的关键抓手,且通过市场化创新与长效管理机制,能系统性解决农村环境问题,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动力。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生态宜居的核心支撑: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是乡村振兴的“底色工程”
直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
农村环境卫生是居民直观的民生需求。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,如垃圾分类收集、密闭式运输、无害化处理等措施,可彻底解决“垃圾围村”“污水横流”等问题。例如,山东诸城市密州街道通过“统一收集、统一清运、集中处理”模式,实现垃圾“日产日清”,农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。
构建生态安全屏障
环卫服务不仅关乎环境整洁,更涉及生态保护。例如,贵州丹寨县通过“两清两改两治理”(清理乱堆乱放、改造厕所、治理污水等),消除农村面源污染,保护水源地和土壤质量,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二、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:良好环境是吸引投资和人才的“第1印象”
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
整洁的环境能直接提升乡村吸引力,促进文旅、康养等产业落地。例如,山西高平市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,打造“干净高平”品牌,成功招商引资“制香”企业,推动传统产业升级;龙肘山自然风景区通过村社联合清理垃圾,改善旅游环境,带动周边村民增收。
降低企业运营成本
完善的环卫基础设施(如垃圾转运站、污水处理设施)可减少企业环保投入,提高投资回报率。例如,山东历城区投入1.41亿元购置环卫车辆,实现主次干道机械化保洁全覆盖,为乡村工业园区建设提供配套支持。
三、社会治理的关键抓手:环卫服务是凝聚社区共识的“黏合剂”
培育文明乡风
环境改善能潜移默化提升居民环保意识,形成“环境美—行为美—心灵美”的良性循环。例如,丹寨县摆泥村通过“党建+妇建+庭院美化”模式,评选“环境治理示范户”,激发村民参与热情,实现从“旁观者”到“建设者”的转变。
促进基层治理创新
环卫服务常与党建引领、网格化管理等结合,成为基层治理的突破口。例如,陕西龙口村组建环卫队,优先吸纳低保户和脱贫户,既解决就业问题,又通过“红色清道夫”队伍增强村集体凝聚力;龙口市建立“镇长—片长—村支书”纵横网格管理制度,实现环卫责任全覆盖。
四、市场化与长效化的创新路径:破解“重建设轻管理”难题
第三方治理提升效率
通过政府购买服务,引入专业环卫企业,实现“管干分离”。例如,山西高平市以市场化方式引进社会资本,构建“全方位覆盖、无缝隙对接”的环卫体系,垃圾集中收运处置覆盖率达98%;山东历城区将环卫作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,确保长效投入。
数字化监管强化考核
利用智能技术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。例如,龙口市建立环卫工作微信群,稽查队每日巡查并上传问题照片,实现“发现—整改—反馈”闭环管理;诸城市通过“日常监管+集中考核+不定期督导”模式,严格考核保洁公司,确保服务质量。
五、政策与资金的双重驱动:形成上下联动的推进合力
顶层设计强化统筹
将环卫服务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,与美丽乡村建设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协同推进。例如,国家乡村振兴局明确要求“到2025年,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%以上行政村”,为地方工作提供方向指引。
多元投入保障可持续性
建立“财政补贴+社会资本+村民自筹”的多元资金机制。例如,丹寨县通过财政专户管理环卫资金,确保专款专用;龙口市按每10户配备1个垃圾桶、每210个垃圾桶配备1辆压缩车的标准,完善硬件设施,减轻村集体负担。

总部地址:郑州经北五路56号 / 长葛市魏武路16号
邮箱:syhjkj@senyuanhi.com
电话: 0371-56806279 / 0374-6108599
邮编:461500